太陽輻射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構成:
紫外線輻射:波長范圍在0.01~0.4微米,是太陽輻射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可見光:波長范圍在0.4~0.76微米,是太陽輻射的主要部分,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太陽光線。
近紅外線輻射:波長范圍在0.76~3微米,是太陽輻射的次要部分。
以上就是太陽輻射的主要組成部分,它們共同構成了太陽向宇宙空間發(fā)出的電磁波和粒子流。
太陽輻射在不同季節(jié)有明顯的變化。
在春分日和秋分日,太陽輻射由赤道向兩極遞減。原因是太陽直射赤道,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。
在夏至日,太陽輻射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。原因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,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。
在冬至日,太陽輻射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。原因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,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。
同時,同一地點在一年不同季節(jié)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也有差異。
夏季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,因為此時太陽高度角較大且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小,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。
冬季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,因為此時太陽高度角較小且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大,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。
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可查閱地理學書籍或請教地理專業(yè)人士,獲取更多信息。